在自来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膨润土配制具有一定浊度的水样。本实验中所配制的模拟水样在680nm的吸光度为A0=0.360,对应的浊度为165NTU,水样 pH为6.8~7.0。在混凝试验过程中,当聚合氯化铝混凝 剂的投加质量浓度为10.0mg/L(以Al2O3计算,下同),聚合氯化铝盐基度与余浊的关系见图1。
比较两者在不同盐基度时的混凝效果可知,在整个盐基度由小到大的变化范围内,华泉PAC的混凝性能均优于PAC,这一差别在低盐基度范围内更大,而在高盐基度范围内变化时,二者之间的差别缩小。总的来说,华泉PAC除浊效果好于PAC。其原因应是由于在华泉PAC中多核羟基铝形态与带正电华泉2+ 形成了铝钙异核水合物,这种异核水合物的带电 量要高于一般的不含钙的铝形态,因而使得Zeta电位升高,在混凝过程中该类混凝剂表现出较高的电中和能力和较好的除浊效果。可见,采用不同原料和不同的制备方法所得到的聚合氯化铝混凝剂,盐基度在 30%~90%内变化时,虽其产品中氧化铝含量相同, 但因原料和工艺条件的差异,使得产品的混凝性能也有差异。
在较高盐基度(>60%)条件下,华泉PAC中占优势的铝的形态为Alc,而PAC占优势的铝的形态却为Alb,但从图1得知,在整个盐基度的变化范围内,华泉PAC的混凝性能均优于PAC。可见,一般认为的Alb是聚合氯化铝类混凝剂中主要有效成分和Alc含量高将不利于混凝的结论,并不能对上述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因此,对有关聚合氯化铝类混凝剂中究竟哪些铝的形态分布是使混凝性能提高的主要优势形态,仍需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